[盗墓笔记后传]张家守陵人 - 第319页
“呃……我正要跟你谈这事,可你……”萧容见早上端来的早餐我一口没动,午餐福伯肯定已经告诉他了我也没吃,所以特别担心地蹩着俊眉。
“我没事,就是没胃口,你直说吧!现在已经没什么事能打垮我了。”我朝萧容勉强扯了个笑容,示意他说出来。
“好吧,你的血清样本显示,你可能感染了远古病毒,这种病毒可透过伤口血液流经到大脑里,然后寄生在里面,不断攻击你的神经系统,其中会产生幻觉,头疼等症状。”萧容从文件袋中抽出一张检验报告递给我,里面一系列的专业英文术语我也看不出个所以然。
我将文件推开,淡淡地问道:“那医生有说,我还能活多久吗?”
“子琳,你先不要绝望好吗?我说过我不会让你有事的。”萧容安抚地拍了拍我的肩,又说:“这种病毒有可能是来自阴兵身上携带,也有可能是当时武器上面的粹毒。”
“可当时受伤的人也不止我一个,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被感染了?”我不解地问。
“这个问题我也想过,我猜测如果毒不是来自于那柄玉器的话,那就是你身上地母珠的问题。”
“你是说地母珠吸引了这些远古病毒?”我追问道。
“嗯。”萧容点了点头。接着又从文件袋中抽出另一沓资料,说:“远古战争中的祖先们,也会用毒,有时为了取得战机还会动用巫术和瘟疫,这是我查到了那个古战场的一些资料。”
说罢将资料递给了我。原来那处曾是黄帝次子昌意与九黎部落酋长蚩尤分部的交战场所,而昌意本人并不善统兵,于是他的父亲轩辕黄帝动用了施毒术和指南车等战法辅助之。
“可是已经过了几千年了,那些病毒竟然还能存活啊?”我真觉得不可思议。
“不要小看这些远古病毒,有些在冻土下,或是冰山中,它们甚至可以存活几万年或十几万年。”萧容耐心地解释道。
“那我也太倒霉了吧?这次去荥经简直是千里送人头。不仅人没找着,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。”
我郁闷不已,眼巴巴地望着萧容,希望他能给点意见。
萧容见我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,将资料翻过来,接着背面的一株草的图形,说:“这个叫汲行草,据记载能解百毒,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找不到了,所以我们只能去培植它的人墓里碰碰运气。”
“你是说我们要去找黄帝墓吗?”
“是的。”
“那它在哪里呢?”
“鼎湖。”萧容缓缓地吐出了这两个字。
作者有话要说:
说真的,我不知道我在写什么鬼?
这章写得很心酸,我对可爱很过份,我知道。
她究竟在电脑里发现了啥秘密呢?有没有前排的课代表给大家先分析一下。
第192章 剖白
“鼎湖的话,那就是在河南灵宝了?因为据《史记封禅书》中提到过黄帝在这里汲水铸鼎,骑龙成仙,难道传说是真的吗?” 我诧异地盯着萧容问。
“不,子琳,事情如果像你想得那么简单。于老师就不会用这么繁琐和隐晦的手法记录这段历史。”萧容迎着我疑惑的目光,对我答道。
“那你是怎么想的?”我耐着性子继续问。
“好吧,我不卖关子了,关于黄帝墓的具体位置,几千年来,一直众说纷纭,也不见定论。但我曾在《庄子》里见过一句,说:“昆仑之虚,黄帝之所休。而《山海经西次三经》中记载:“西南四百里,曰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。”
“你再看这儿,于老师这里记载着黄帝生前,曾在昆仑山数次封禅。”萧容把一本笔记汇总递给给了我。
“你的意思是那个鼎湖是在昆仑山?”我疑惑的问道。
“没错,就算没在那儿,也应在那附近。”萧容回答的很笃定。
我做史学研究久了,明白大胆想象可以,但事后必须小心求证,所有没有像他那样乐观。首先“鼎湖”这两字就值得推敲个半天。这名称的来源最早源自于史记,关键是那时古华夏部落并没有掌握铜的冶炼技术。都铸鼎一事,并不可信。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鼎,那就是地名,或是同音字翻译过来也说不定……。
“子琳,你是否想到什么?”萧容见我眉头紧锁着不说话,不由问了句。
我在想:“鼎湖或许并不是它原来的名字。”
“嗯,这也有可能,古代很多少数民族都已经消失或汉化了,传承下来的文献是少之又少,我们只能沿着这个思路去研究看看。”萧容很赞同我的想法。
我俩查了一些地理资料,终于在阿拉伯的古代地理著作《世界疆域志》上面找到。曾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一个叫巴尔喀什湖,这个巴尔喀什湖原名又叫“坦伦湖”taringkul,Taring在古厥语中是形容“深”的意思。
文中还注解说,这是一个地表干旱地下水丰富的地方。《汉书西域传》也有对此处环境做过描写,提到里面布满了坎儿井,且有个叫石门的地方,进入后就从蒙古高原进入了中亚。
巧合的是阿尔泰山脉中间也有一个叫“石门”的地方,作为东西交通咽喉隘口。十二世纪初,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,曾远赴中亚,当时丘处机就是从这“石门”经过,所行见闻皆记载在《长春真人西行记》里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