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安探案录 - 第76页
许如千头一回以仵作身份出去问话,心中有些没底气:“我这样,也可以去吗?”
“有何不可!”成宣昂首,“咱们女子……”见他们二人神色怪异,急急转道:“我的意思是,身女子哪比男子差!你身上一样有大理寺令牌,咱们只是问问话,又不是审讯。你堂堂正正去即可,不必担忧。”
许如千在大理寺的这些日子,总因自己的罪籍和女子身份而自惭形秽,因此延景对她温柔以待,她便一脚陷了进去,即便后来延景退缩,她仍是纠缠不放。如今成宣却能光明正大说这番话,她心中一时感触,说不出话来。
行至一处窄巷,裴誉终于有些力竭,扶墙站着,喘了口气。
早知如此,前些时候就不该把暗卫留在府中,今日也不会连个帮手也无。裴誉喘息间仍在思索,那封西凉密信到底该如何处理。
他必须找个人来译出上面的西凉文字,然而左思右想,却没有找出合适的对象。此事非同小可,如果此信内容确是有关当年定西之败的内情,他只能找身边值得信赖的人。
但定西军离散多年,能读写西凉文字的人,本就没有几个。贸然进宫向圣上禀报此事,向他求助,若并无牵涉当年之事,到时落得谎报之名,责罚事小,毁了父亲和定西军英名事大。
裴誉无计可施,最后只想到了一人——太后。太后疼女儿,爱屋及乌,也疼他这个孙儿。若往太后那头去求,许是有转机。
他思及此,马不停蹄便赶回侯府。问过仆人,母亲一如既往,白日均在家中祠堂敬拜天机道神宗。
他从未有哪次去祠堂寻找母亲,像这回一般心情焦躁。
入得堂内,他不忘先规规矩矩俯身向神宗敬拜。母亲少见他白日里来此处,慢条斯理道:“怎么?又是为那丫头的事?”
裴誉顾不上辨认母亲这是说笑或是不满,他简单说了遍事情缘由,只挑人俑案里关于司徒岳的部分细说。
当他提及,自己手上有一份从司徒岳宅中密室所带出的密文,母亲猝然一惊,颤颤巍巍起了身,顾不得公主之仪,疾步走向他。
她急不可耐道:“信呢?在何处?快些给我!”
定国侯夫妇伉俪情深,世人皆知。因此母亲在父亲死后,沉迷修道,日复一日,如古井无波,任凭天大的事情,除非事关自己,否则母亲已是毫无触动。
如今见他衣襟染血,母亲也顾不上他的伤势,脸色大变,仿佛终于有一样东西能将她带回世俗之中,让她有了些人气。
裴誉正把信件拿出,她一把抢过那张纸,粗略一眼便扫完。
母亲眼眶泛着泪意,她嘴中喃喃道:“行远……行远……”手上还紧紧抓住那封书信,一下坐倒在地。
怎会是如此反应?裴誉甚至还未提出,要进宫面见太后,母亲已是这般奇怪模样,莫非她能读懂西凉文字?
他蹲下身,急切道:“母亲认识西凉文字?”
她仍是那般茫然失措,只是嘴中吐出只言片语,她一会儿笑,一会儿哭,说话也断断续续,不成章法。
裴誉努力拼凑才明白,原来母亲少女时代嫁予当时还未曾封侯的裴行远,因夫妻鹣鲽情深,不舍分离,便随他到定西驻扎。这军营的苦日子一过,便是好几年。直到怀了裴誉,才返回永安长住。
太后心疼这个女儿,也有这层原因。皇家掌珠,如今到那边塞酷寒之地受苦,太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,却拗不过倔强的母亲。
就是在那时候,大梁公主,昨日还是娇俏艳丽的少女,永安城内官家小姐艳羡的对象,今日便成了少年将军的贤内助。她每日在军营中穿梭往来,不仅习得基本医术,为军中将士疗伤,还学会了西凉文字。
而这些故事,都发生于裴誉出生前。公主知自己若在军中,定忍不住娇纵儿子,她狠下心,才回了永安,与父子长年分离。
因此,这陈年往事,也从未对裴誉提起过。
而这书信……裴誉知母亲心情悲恸,仍忍不住追问:“那信上,到底说了什么?”
母亲蓦地抹了抹脸颊泪痕,眼中突然浮出决绝之意。她定了定神,站起身对裴誉厉声道:“誉儿,随我入宫,咱们去见太后。”
而在永安府衙这头,成宣、延景和许如千,理了理案上的卷宗,粗略分了工。
府衙文书不便带到外头,他们各自记下了自己要追查的地点,便分头去找受害女子了,约好黄昏前,一同回到大理寺,比照自己得到的证言。
成宣出发前,想起高小莲的惨状,不知那几个女子,是否还想面对官府的盘问?她有些惴惴不安,不曾想,连去两家,皆吃了闭门羹。
一位搬离了此处,无人知其去向;一位女子已经出嫁,她贸然上了夫家,也许会掀起什么流言蜚语。
女子活在这世间,当真是难。她们本是受害者,又非自己的错,可她们却无法堂堂正正地站出来。
成宣极为忐忑,来到最后一处。那是小小的宅子,她叩门前,见竹篱内有人影。
自报家门,竟真的有人来应。那女子眼神警觉,只露出半边门缝,问道:“你可有证明?”成宣急忙把那令牌扬了扬,女子这才打开门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