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了道医之后 - 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261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少年郎以为李郸道不知道他家在哪,其实李郸道什么都知道。
    但是呢,渡人还是要有机缘。
    这个少年郎看样子是有道缘的,老君吩咐李郸道开宗立派,李郸道也要物色人才不是。
    但是一股子执拗脾气,自卑却要强个性,还有一股潜伏的怨毒炁,叫李郸道准备多观望一些日子。
    丹丸不是对症病痨的,但也能激发人的抵抗力。
    肺痨治好了也干不了重活累活。
    少年郎怀揣着药丸回到家中,拿水给那个躺着床上咳嗽的父亲顺下,咳的声音很大,前几日还没有那么吵。
    几个弟弟妹妹已经围了上来,每次哥哥回来都会带吃的。
    维持着他们一天一顿,或者三天两顿的生活。
    少年郎并没有带回来粮食,今天他去帮人种地去了,自己吃了,但是工钱还要明天给,因为明天才能干完这些活。
    因为年纪小,工钱只有别人的一半,但是却不敢只干一半的活,甚至更卖力。
    这让他有些愧疚,因为只有自己吃了,其他人都是饿着肚子的。
    一时沉默。
    “我今天到外面挖了些野菜,昨天还剩了些粮食,你拿去煮些粥吧。”
    瞎眼的奶奶手中拿着木棍,她的眼睛是织布织瞎的,虽然瞎了,可仍然还能织布,只是家里只有一台织机,她终究是瞎了,万一横经竖纬错了,这块布就废了,因此十分小心,效率比较慢。
    只有晚上,她才坐到织机前,将麻织成布。
    别人夜里看不到,她却已经习惯了。
    少年郎动容了,奶奶瞎着眼睛,怎么出的城门,怎么认出的野菜?
    三月的野菜,正是鲜嫩的时候,虽然略微泛苦,但也能抵饿。
    只是秋冬难熬,野菜都没得挖。
    上个冬天,这一家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。
    少年煮好了比潲水猪食还稀的粥,翠绿的野菜叶子连着根浮在陶锅上。
    先给奶奶盛一碗,这是孝道。
    再给那个死病鬼装了一碗。
    男人在女人的帮助下,艰难的起了身,靠着墙,端着碗,一边却又是快喘不过气的咳嗽,将汤撒在了辈子上。
    少年郎心中更是厌恶。
    “今天怎么没有带粮食回来?是想饿死我,你好当家做主是不是。”
    “明天才结工钱。”
    “你不会跟人家谈吗?咳咳!这么大的人了,咳咳,这点事情还要老子教你吗?有什么不好意思的?我们饿着肚子,你就好意思?咳咳!”
    咳嗽着反而面部有了红润。
    少年被骂了,听着咳嗽,心中却有一股异样的快感:这死病鬼会不会被我气死?
    少年的沉默,却被男人当作无声的抵抗,更是十分气愤。
    连着女人也被骂,还有那些孩子。
    骂着骂着,又呼吸不过来了,女人抹着眼泪,又给他扶着睡下,一口一口给他喂东西,也堵不住他。
    “呛死他就好了。”少年一边想着,一边给弟弟妹妹刮着陶锅底。
    并没有剩下多少了。
    “哥哥,你不吃吗?”最小的弟弟只有三岁,黑黑的大眼睛望着少年郎。
    “我不饿。”少年郎摸着小孩的头。
    “别管他!他在外面吃饱了回来的,这个白眼狼!”
    夜里,咳嗽声伴随着织布机的运作,又在这逼仄的房间里响起。
    少年郎轻轻哼唱着曲子,将饿得睡不着觉的弟弟妹妹们哄睡着:“睡着了,就不饿了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我们得到一大笔钱,哥哥你会怎么样花?”弟弟忍住饥困,瞧瞧问道。
    “我会照样过得很苦,每天天不亮出去干活,但是我们真的很有钱,所以我们吃饭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我们不能说出来,应该装穷,这样子的感觉是很美妙的,没有人知道我们有钱。”
    “那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是真的有钱吗?如果真的有钱,可不可以不要装穷了,装穷很饿的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我们真的有钱,那我们就可以做真的人了,做真的人怎么还会装穷呢?”少年郎慢慢拍着娃娃的背。
    李郸道在远处,但是已经听到了这些对话。
    暗自点头:“或许有些缺陷,但也不是不可以弥补。”
    喝酒应酬领导去了
    喝酒应酬领导去了,喝了挺多,明天补上吧,白的啤的,混着喝,好难受。
    第405章 道缘初试
    而考场之中,明经科的文章已经在批改之中。
    诸审阅官,无情批改,此时名字封存,并没有姓名。
    但诸审阅官有辨字之能,京城公子,考前讨教过他们文章的,大多可以认出。
    李福德的卷子做得很好,只有少数几处生僻之处,未填,说不上满分,但是已经算是博文强记了。
    这几个填空,是考官从典藏吏那里讨要来的生僻经义。
    外界学生,若不能得见此孤僻篇章,自不能填空。
    毕竟文章几经删修,比如《论语》,先秦原本,到汉时本,再到晋朝,已经经过数次编定了。
    “字迹倒是不错,有大家风范,只是锋芒过盛,虽然也有魏碑之古拙气。”
    另一个考官看了:“数点墨点,可见也是思忖再三,性格应该还算可以。”
    当下评了上乙,放在了一边。
    竟然连着下甲都没有录入。
    明法科修改文章的是大理寺的人,这些人原先有北齐的,也有前朝归顺的明法之官。
    这些人倒是比那些儒生实在,或许是继承了法家的传承,也不玩虚的。
    看着卷子,打开一篇:“这是哪条律令?他娘的现编的?”
    “这案子判得跟狗屎一样。”
    “罗列疑点,一个都没找对。”
    “这论述:唯有道德治世,以乡老施以仁义,乡老不察,再由县判……律法不下乡,这他娘的也是个人才。”
    改得火大:“这些世家子弟,以家法大过国法,家法先治,国法靠边……”
    这位考官其实也是世家出身,但因所出非嫡系,乃是旁支庶脉,因此在主脉的打压之下,便也十分痛恨此类。
    只是如今并不敢多言,只是将其分数压下,毕竟其他考官可大多是世家贵胄所出。
    直到看见了一分文章,要拿起,竟然发现十分有分量,莫名还有一股香气。
    再看内容,顿时点点头,锐气很盛,确实不错,其中针砭时弊,也是一针见血,叫人深思。
    但是通篇竟然没有一字一句在反世家,但是仔细阅读过后,又似乎能体味出来,法理制衡王权……
    只是看断案,又不得全顾,处事更有些偏颇,有些愤世嫉俗之感,不由得皱眉。
    “还是需要打磨打磨。”便给了个下甲的分数。
    这个分数还要传阅其他人看,不过一般有异议的话,要联合阅卷,为了省麻烦,大多不会有异议,除非动了利益蛋糕,排名次的时候,将人家内定的名次顶了出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三科是明算科,税收积累计算,行军打仗粮草计算,都在其中。
    比如做一项水利工程,预算需求,算出来后,往往做起来,便是乘二,甚至乘三的往上报。
    简单来说,就是应用题,只不过其中可不是小学水平。
    一时间算盘打得飞快,而李福德本身在四门馆学,明算科就是数一数二,加上有李郸道提点,这张卷子反而做得最快。
    做完之后还验算了一遍,提前交了卷子。
    这便引得监考老师十分注意了,这时候普遍理科生不多,一些在道家,一些在墨家,其他无论是明经,还是明法,其实都是文科专业。
    这些学子算得焦头烂额,算盘打得滴滴答答的,不时还有同一道题目得出四五个答案的,崩溃得要哭来了。
    此时一看李福德卷子,字迹整洁,答题清爽,先解再设,思路清晰之极。
    比如其中一道行军之题,一行伍绵延十五里,将军命传令官骑马至末尾传令,其中军伍日行五十里,马儿急行日四百里,一来一回,需要多长时间。
    监考官暗自验算,果然无差,不由点头:“虽然不是出身豪门,但是既然姓李,那么就可以谋个好出身,从小吏做起,倒也是个人才,可以赏识举荐一二。”
    李郸道并不知道已经有数个监考官和审阅官,对李福德已经上了心。
    虽然还其他人已经定了一部分名额,但是还有一部分名额也确实是从外面淘来的,只不过要身家清白,而且的确优秀。
    李郸道这边已经在那边蹲了好几日,就看见了这么一个苗子,有心渡他入道。
    因此一连数日坐在那里诊病卖药。
    “小郎中,有那种药卖吗?”一个流里流气的少年郎,促狭着眉眼,悄咪咪的小声问道。
    好似原先零零年代,那种碟片租赁的小店,来客转了一圈,转而问道:“有那种学习资料吗?”
    于是老板立马点头:“有的,有的,要哪种的,是某岛的,还是欧美的……”
    李郸道自然也是上道的,点头道:“有的,有的。”
    恰巧那少年郎出来买药,看见这一幕,眉头紧皱,不过还是没有鼓足勇气上来。
    李郸道卖了药后,那人心满意足地拿着一瓶药丸子,哼着小曲去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