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了道医之后 - 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54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郸道的太玄符箓体系还没有严明,因为李郸道本身符箓之道并不是很高明,全靠太玄真符演化,各种机缘巧合,再加上观摩其他门派符箓传承而形成。
    叶法善是茅山上清符箓大家,万振也有许天师所流净明符箓,只是其中符箓玄玄,李福德更是听都听不懂了。
    符箓通神,几人谈论,便已经有劾役鬼神之功。
    第797章 九转太玄宗坛
    这里面诸多妖怪,神灵的真名,被频繁谈起。
    更何况叶法善有白泽图在身。《先天记·轩辕本纪》云:“帝巡狩,东至海,登桓山,于海滨得白泽神兽,能言,达于万物之情。因问天下鬼神之事,自古精气为物、游魂为变者,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,白泽言之,帝令以图写之,以示天下。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。”
    这乃是黄帝之时的图录,只是因为过于灵验,被有心之人,或者妖魔神灵,暗中损毁,修改。
    此图在唐代便已经失传了。。
    不过三皇内文之中依然记载了不少妖魔名号,因其过于灵验,所以唐朝便被列为禁书。
    而许天师所写《玉匣记》中也有记载诸多妖魔神灵,已经解决“冲撞”了这些妖魔神灵的办法。
    李郸道虽然懂得三皇内文,毕竟是自己修洞神之道第一步经书,是孙思邈真人所授,但是那书只讲了七十二路妖魔,哪里有此图谱详细。
    “贫道这里还有酆都诸神灵真名,之紫微斗系诸神灵真名,雷部诸神灵真名,只是秘传,只得弟子门人知晓,且非大德行者不可招致灵验。”
    “既然我等都知符箓,也有此种秘宝,不若摒弃门户之见,共炼宗坛,自此我茅山,  你西山,他麻姑山,  三山符箓,  俱可通用。”叶法善听闻,  趁机提议道。
    苏玄朗道:“我们本来就要在罗浮山上结盟立威,书符箓而勅鬼神,  伐山破庙,降伏六天故鬼,立下天地灵坛,  仿当年张天师在青城山之事。”
    青精先生最是赞同:“罗浮山有此名号,说不得可列入十大洞天前三。”
    李郸道认真考虑,本想立坛于麻姑山,但是自己要有此符箓造诣,还不知道多久,  且罗浮山为道教十大洞天第六,  在此立下宗坛也不赖。
    而且茅山有自己的上清宗坛,  没必要再立一个,  西山也有一个许天师,  人家自成体系,是净明宗坛。
    这是在帮自己呢,只有自己麻姑山玄真道,  至今没有宗坛。
    而且说不得日后麻姑山为祖坛,罗浮山为宗坛,也算香火旺盛。
    当场答应下来,  不过依然开口道:“龙虎山传箓坛,乃是有阳平治都功。”
    “上清宗坛”,  宗坛九层,  印用“九老仙都君印”。”
    “贫道虽然有印,却只是私印,记录的不过是贫道的天职,人职,  以及阴职。”
    “此外还有一面阎罗鬼帝印,  如今镇压阎罗地府,为地府娘娘掌管,如今在调和阴阳,转轮阴灵。”
    “哈哈,  青莲真人,你有何不炼制一块丹玉,  用上老君所传的九转丹法,再将此丹玉,和太玄真符相合,化作九转太玄印,可用于镇压宗坛。”
    李郸道觉得很有道理。
    此时茅山,西山,麻姑山,三山的修道之士已经在往岭南汇聚,还各自呼朋唤友,已经聚集了许多门人弟子,只等着法坛落成,各自携带兵马,去踢坛捣庙。
    其中李荣作为李郸道的开山大弟子已经到了茂名县了,他也是自鄱阳走水路到此的。
    李荣还是李郸道在长安收的弟子,那时候还未成地仙,也还没有南下,后来开府立派便令其在麻姑山中潜心修行,并不如其他后来收的那些弟子一般,各自出去历练。
    如今一晃也两三年过去了,此时再见李荣,虽然还是人仙境界,但眼神明亮,肉身饱满,气息不漏,已经是内丹之道正在走向小成的路上。
    李郸道第二元神,黑衣李郸道派着他来的。
    瑞明荣希耀华刘长生,以及变成青鸟的青耕鸟等人原本追着蜈蚣龙,但是后来蜈蚣龙遁入了吐蕃国境内,忌惮着雪山喇嘛,便没有再追下去。
    而同行的田巫则往南疆去了,还邀请了李郸道的那些弟子一同前去。
    离着岭南实在太远,虽然收到了消息,却也没能及时赶到。
    木椿子和云摇子两个,已经混成难兄难弟了,依然回延州总管府,大漠月牙泉去了,打算在那里再开一观,重立道统。
    而其他弟子,李郸道并不要求其断尘缘,因此有一些寻回了本来家庭的,就在家修行,一时脱身不得。
    或者有些被其他事情缠住,也一时不得过来。
    只有李荣带着已经七岁的紫阳,以及谢自然一起来了。
    紫阳虽然七岁,但是已经有点“神童”的味道了,其四岁时候画下的符箓,已经足够用来给上山的信士回家镇宅保平安了。
    更何况还有一个跟着丫丫一般年纪的谢自然,早已经修成了地仙,甚至还有一个“姐姐”在助她成仙,对着小紫阳也有指点。
    五岁之时,便已经将自胎儿中带出来的先天炁完全锁住。已经是“先天人仙”境界了。
    只是年纪尚小,没有传其丹道,只跟着吐纳壮大本源,但是已经培育先天灵明做元神,领周身元气梳理经脉了,如今奇经八脉,十二正经都是贯通状态,并无浊气堵塞。
    乃是名副其实的“仙童儿”。
    而谢自然体悟人道,在山脚下生活了半年,如今也有了一些人味,并不如同草木精灵一般。
    而黑衣李郸道则是在跟着甄洛依然在双双修行造化全功,正在要紧处。
    若是能回归李郸道本体,玄冥二神归一,说不得这九转内丹还能更上一层楼。
    不过暂时也没有这个必要。
    茅山弟子众多,其实比楼观更能说是初唐第一大教,龙虎山也比不得。
    此次前来的弟子竟然也有几十个,可惜丫丫不在这里,不然这些低辈弟子只怕要尴尬。
    此外老朋友冯素波前来,他此次乃是离着地仙只差一步,可能是当年心结所在,被木魅之流的妖物,心生魔障,因此前来参加伐山破庙,也是为了自身更进一步。
    李郸道的医术高明被修行界所知,大半靠冯素波宣传,李郸道“医鬼神,活死人”的称号也是冯素珍第一个喊出来的。
    李郸道对他是亲切万分,这医患关系都转变成了亲友关系了。
    至于西山净明弟子,十二真君传承,各自来了一个弟子,主要是配合万振到时候在闵地传教。
    第798章 煮石为粮
    “既然炼制丹玉,便直接去罗浮山,找一处坎离乾坤皆具之地。”李郸道开口:“刚刚好,贫道还会一些风水之术,青精先生,你不是说罗浮山聚炁之能越来越差了吗?”
    青精先生点头:“确实如此,叶先生说你会造化之法,不知道能不能医治一二。”
    李郸道开口:“造化之道稍微不慎,便落入邪道,比如那南极老人的补天造化,有补天,填地,损人,炼真四法。”
    “其中填地法中,便有剥夺周围生机,集中供养一处福地洞天之说,轻则周围百姓出生孩童体弱多病,老人难度严冬,重则旱涝无常,灾殃连年。”
    “唯有此福地,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。”
    李郸道一开口,青精先生便面色变幻不定:“此术歹毒十分,确实是魔道也。”
    “那损人法,便是以人做物,以人为丹,贫道开山之时,便有许多弟子,是被人为弄残,只为取药,后来才补齐,  前隋炀帝以此损人之法,炼制丹丸,  想要长生不老。。”
    苏玄朗叹道:“此种丹丸,  药效再厉害,  不过是阴丹外药,只会自污本性,  且伤天害理。”
    “那青莲真人所精通造化之法,是如何填补的呢?”
    “不过开源节流。”李郸道开口:“既然龙首冲向南海,便可有气吞大海之势。”
    “北冥有鱼,  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”
    李郸道说起逍遥游里的句子:“罗浮大山,若可气吞南海,  藏浩瀚大洋之泽精,  必然大有可为。”
    “虽然我中华大地,  也是地大物博,  但天高地远,  乾坤寰宇,如何故步自封?”
    叶法善开口道:“怀抱东洋大海,便要有大海之正职,  若有祭祀海神之权,确实可光大罗浮,山水相合,  便是阴阳和谐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大风水格局。”李郸道开口:“若说风水,西山的郭璞真君传人应该也不错。”
    万振看向已经来了的一个年轻弟子,  嘴巴上绒毛还没长齐。
    那小道约莫十五六岁,  拿着个风水罗盘,有些靠不住的道:“阳宅阴宅风水还可,不过后天建筑,但是此山水气势,  乃是自然之鬼斧神工,  难以后天更改,容易破坏本来格局。”
    “你便是学艺未到家了。”李郸道心中想到了袁守诚,人家风水之术就很不错,还提出了风水成仙的理论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等着各路门人弟子,  都到了一些,一行道人便出行前往罗浮。
    谢自然跟着李郸道,  对着罗浮风光十分心宜:“此处乃百越群山祖脉,不亚于海外蓬莱。”
    “你若是喜欢这里,便在这里修道一段时间,倒也没有必要非回麻姑山不可。”
    “嗯嗯。”谢自然道:“麻姑山也不错,不过不若旁边的华盖山,如今再一来见,又觉得不如罗浮山远矣。”
    罗浮山大小四百三十二座山峰,峭壁危崖,一千多道瀑布流泉,“山山瀑布,处处流泉”。
    内有洞天府邸一十八处,都是有仙真修道居住,灵穴七十二处,各自有仙草灵芝生长。
    青精先生对罗浮山十分了解,又将罗浮山神“罗浮君”唤来。
    罗浮君乃是山中山魄受祭祀而成,乃是一百越男子之模样,身穿虎皮裙,手持开山斧。
    罗浮君听闻李郸道等人要在罗浮立下宗坛,立马开口,愿意做护法神将,永守山门。
    这只是一件小事,罗浮山君愿做护法神灵,也并非预料不到的事情。
    青精先生将朱明洞让出来给李郸道炼丹,其他人等等人到青霞洞中做客,而那些弟子们,则入了五龙潭洞,此洞可容纳百人,如今已经修成了道观模样。
    朱明洞与三十三重天之中的赤明和阳天相连接,有九天清灵仙气弥漫。谷
    洞中有一九节菖蒲,乃是此洞天之中枢,天地之灵根。
    此洞倒是适合炼丹,只是该用什么炼制丹玉?
    李郸道打算就地取才,叫着罗浮山君自山中各处,取来五种颜色的石头各一箩筐。
    罗浮山君奇怪,不过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石头。
    李郸道打算“煮石为粮”。
    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着一个白石先生。
    他是中黄丈人弟子,至彭祖时候已经二千多岁了。
    此人不肯修升天之道,但求不死而已,不失人间之乐。
    这个白石先生便是煮白石作饵,取之服用,能在人间不死,是地仙也。
    只不过据说他吃的白石,乃是当初女娲补天时候的五种神石的一种,不是普通石头。
    但其实都一样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