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镇海王 - 第1619章,这还是灾荒之年?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河南开封的一处农村,王大爷看着都已经龟裂开来的田地,心里面也是忍不住祈祷起来。
    “龙王爷,你好歹也是下点雨,再不下雨的话,这地里面可就真的颗粒无收了。”
    自从开春之后,河南这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月了,这天天都大太阳的,田地都被晒得龟裂了。
    看看自家田里面的麦子,王大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带上水桶,准备着去河里面跳水浇灌下。
    只是当来到河里面的时候,这才发现,以往水量还不错的河现在都已经见底了,变成了涓涓小溪。
    “连河里面都没水了。”
    王大爷看着干涸的河床,又无奈的挑着自己的水桶往村里走去。
    刚刚走到村口,就看见众多的村民们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,聊着天。
    “今年这个大旱可真是少见啊,连河里面的水都干了,还想着挑些水去浇灌下田地呢。”
    王大爷来到树底下,看着村里面的村民们都非常悠闲的坐着,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。
    “这样的干旱,我六十岁了,也都只见过两回,上回的时候,还是四十多年前了,那个时候我还仅仅只有十几岁。”
    “那年啊,和现在一样,都是几个月没下一滴雨,连这河都干了,田里面的庄稼都旱死了。”
    “那个时候啊,大家都在吃树皮,吃观音土,树皮吃完了之后,大家就开始逃荒了,这逃荒的路上到处都是尸骨,实在是惨不忍睹啊。”
    王大爷的脑海中回忆着那个时候的场景来,有些事情他甚至于都还没有说出来,毕竟周围都是孩子,易子而食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,不然这些孩子肯定要被吓坏的。
    “可不是嘛,那个时候啊,吃了树皮之后,这人肚子大跟十月怀胎一样,连屎都拉不出来。”
    旁边同样上了年纪的李老头一听,也是跟着说道:“我记得当时我们王家村有200多户,几千人呢,结果呢,那次旱灾之后,我们村就只剩下不到80户了,这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。”
    “我八兄弟结果就活下来我跟老五,我们两个都还是运气好,遇到了好心的老爷再哪里煮粥给灾民吃,硬是吃到了那一碗粥水,这才活下来。”
    “现在看着这些孩子们浪费粮食我就气,恨不能狠狠的揍他们一顿,看看这一地的粮食,当时要是有一块这样的馒头,不知道能够救活多少人。”
    “我有个亲妹妹,当时就是被人用三个馒头给买走了,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。”
    李老头说话的时候,都忍不住要打自己家的曾孙了,但是又舍不得,这平时含在嘴里都怕化了,哪里舍得去打,也就是做做样子。
    “可不是嘛,当年啊,这粮食可金贵了,特别是这灾荒之年的时候,一个人都换不到多少粮食的。”
    “哪像现在,纵然是这灾荒之年,这吃喝也是不愁的,这家家户户谁家没个几百斤粮食,一地窖的甘薯,一梁的玉米。”
    王大爷也是跟着说道。
    “现在村里人也是少了很多、很多。”
    “以前的时候,我们村人特别多,地就那么点,家家户户就死磕那点地上面,一年到尾都吃不饱,穿不暖。”
    “现在,这移民的移民,这进城打工的进城打工了,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头子、老婆子带着孩子们在这村里面了。”
    “以前几千人的大村子,现在连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到了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是啊,看看远处的那些田地,以前的时候大家争着抢着种,现在免费给人种都没人种了。”
    “其实这大旱不大旱都差不多了,不旱也没人种,也就是看着自己家那点田地荒芜了难受,那可是祖上好不容易才传下来的。”
    王大爷也是感叹连连。
    世道变了,变的太快了。
    以前大家争着、抢着的田地,现在荒芜了都没人种了。
    以前灾荒的时候,饿殍满地,四处逃荒。
    现在同样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,大家却是可以悠闲的坐在这树底下聊天,孩子们手里面拿着玉米棒子,吃一半吐一半,便宜了跟在身后的那些鸡。
    “发粮食了,发粮食了”
    就在这时,只见几辆四轮马车拖着满满的粮食来到王家村这里,从四轮马车上面下来几个官差,看着村民们就开始拿着铁皮喇叭喊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发粮食?”
    王大爷、李大爷等人一听,顿时就纷纷聚拢过去连忙问道:“发什么粮食?”
    “我们河南大旱,朝廷拨粮食下来了。”
    “大家都回去拿身份牌过来,每家每户,每四口人发一袋五十斤的面粉。”
    张平笑着说道,他是一个军人,退役之后就在开封府这里当了一个官差衙役,这次也是别派下来给大家发粮食。
    “四口人发五十斤面粉啊?”
    众多的村民一听,顿时就兴奋的互相奔走相告起来,一个个赶紧回家去拿身份牌,然后兴冲冲的来到马车这边等着领面粉。
    尽管家里面有足够的粮食,但是这朝廷免费的粮食,不拿白不拿。
    “还是现今的时代好啊!”
    很快,王大爷就扛着几袋面粉往树底下放着,整个人笑容满面,笑的合不拢嘴。
    他家人丁兴旺,领到了四袋面粉,算下来就是两百斤了。
    这家里面的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,就剩下老人和孩子,这两百斤面粉都够吃到明年了。
    “是啊,是啊”
    “还是现如今的世道好啊,当年要是家里面有这一袋面粉的话,我那几兄弟都可以活下来,妹妹也不至于被人几个馒头就买走了。”
    李大爷看着面粉,也是感叹的直点头。
    只有经历过拿着大饥荒的人才会真正明白粮食的可贵。
    当时人命如草芥,几个馒头就可以买到一个丫头,这还算是好的了。
    被大户人家买去了,至少还有的吃,不会饿死,更多的人则是饿死在了大饥荒之中,道路随处可见都是尸骸。
    “大家安心的在家里面吃着粮食,如果不够了,到时候朝廷还会有粮食发下来的。”
    “这次,我们河南的旱灾很重,天子也是免除了我们河南的很多税,今年、明年种地都不用交粮了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听说京津地区的那些商行、工厂什么的也在办赈灾募捐,到时候估计着还有一些东西发下来,布匹、茶叶什么的肯定是有的。”
    张平给村民们发完粮食,也是例行的宣传起朝廷这边的赈灾政策来。
    灾荒最怕的是没有粮食,其实就是怕乱,只要不乱的话,一切都更好说,天灾不可怕,可怕的是天灾加人祸。
    “还有布匹、茶叶发?”
    众多的村民一听,顿时就更傻眼了。
    这是人在家里面坐,东西从天上掉下来啊。
    这粮食大量的发下来就算了,还要给大家发布匹、发茶叶,这、、、这还是灾荒之年吗?
    “肯定有的,大家放心好了。”
    “大家有认识字,看过报纸的没有?”
    “这大明日报上面不是刊登了朝廷的赈灾政策吗?”
    “这粮食可是四口人一袋五十斤,必须要足额的发放到大家的手中,大家拿到了粮食,到时候可是要给我们作证的,上面还会派人下来核查的。”
    “要是出现了克扣赈灾粮食和物资的,我们这些人可都是要掉脑袋的。”
    张平非常严肃的说道。
    这赈灾的物资刚刚下来,大明日报这边就已经将赈灾的方式和情况都公布出来,天下人都知道了。
    这发给灾区的粮食有多少,有多少人口,每口人发多少,这都是写的清清楚楚。
    一方面是让灾区的人安心下来,不要怕,有的是粮食给你吃,足够你吃到明年,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贪污赈灾的粮食和物资。
    以前的时候因为信息不畅,天子纵然是下了倾盆大雨,这到了老百姓头上的时候,可能连一滴雨水都没有。
    再多的银子拨下来,这层层克扣之下,一两银子都落不到老百姓的头上,只有赈灾的粮食,这些当官的还有可能和奸商们一起合伙高价卖掉。
    顶了天就是公开拿出一部分的粮食来煮粥赈灾,那都算是有点良心了,至少还能够救一部分的灾民。
    这老百姓哪里知道,其实上面是已经拨了足够的银子和粮食过来赈灾了,至少都被中间的官员给吞到肚子里面去了。
    现在就不一样了,有了大明日报,朝廷这边就可以讲赈灾的方式以及数量之类的都公布出来,让天下人都知道。
    再加上现在小学、中学都在大力的普及,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人识字,也就知道这个赈灾的情况了。
    这赈灾的粮食和物资到了老百姓手里面少了的话,老百姓就会知道,自然而然就会去闹,一旦被上面给知道了。
    这中间贪污的官吏绝对逃不了掉脑袋的命运,贪污赈灾款,在那个朝代都是重罪,如果让人查出来了,都是难逃一死的,甚至于连三族都要流放千里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