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- 第662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如果真能延伸几十公里,那就不是延伸,是发射了吧?我们有了这种高端技术,而他们也有了发现……”
    “你们觉得,我们之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?”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    好几个人都仔细想了起来。
    最后还是张恩华做了个形容,“我觉得吧,就像是窜天猴和精确制导导弹……”
    “我们古代就有了窜天猴,但就只当成是一种炮仗,根本没研究其中蕴含的原理。”
    “现在他们是当成制造技术……”
    “意思都一样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第四百四十六章 有发现、有大发现!制造高密度金属材料!
    汪百川的实验团队,对于核聚变点火技术感到非常的震惊。
    这也增加了进行实验研究的信心。
    每个人都非常的积极,氘氘反应项目进行的很顺利,利用不断进行点火爆炸实验收集到了很多的数据。
    于此同时。
    其他相关的核聚变论证研究项目,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。
    当公开进行大量实验论证相关研究,参与的人数自然是非常多的,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就不可能了。
    国际上也有了不少的报道。
    好几个机构汇总消息都认为国内已经开启了核聚变论证的研究。
    这个消息令人惊讶。
    很多学者也以此讨论起来,“现在进入了实验论证阶段,也就意味着未来很可能正式进入研究。”
    “论证阶段就是技术积累阶段,是为可控核聚变项目装置设计做准备的,如果能够通过论证阶段,下一步就是设计了……”
    “当真正进入到设计阶段,大概率就会开启项目。”
    “即便现在只是进行论证,也是唯一了……”
    之前国际上有过很多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学术会议,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会发起进入核聚变项目论证。
    两者的阶段完全不同。
    学术会议就只是讨论相关的技术。
    大部分研究都是从讨论开始的,积累了足够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以后,再由个人、机构或国家牵头,并寻找足够多的投资赞助才能开启研究。
    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入论证阶段也很不容易,因为牵扯的技术实在太多了,真正进入到项目中,投入的经费也是海量的。
    这种研究要以举国之力来完成。
    国际上的舆论多数还是不看好研究的,主要感觉核聚变技术太高端,不是近年能够掌握的。
    核聚变研究被认为是百年项目。
    有科学家就曾经表示说,“如果人类能够在21世纪内,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,速度就已经相当快了。”
    “想要完成控制核聚变,我们还有很多未攻克的领域。”
    “从材料到设计,从设计到技术,即便只是讨论,都有很多无法想到解决方案的问题。”
    这也是舆论的主流论调。
    不过国际舆论并没有影响到核聚变的论证项目,因为国家是真正投入经费去进行论证研究的。
    个人以及参与的机构,也只是负责自己领域的研究,他们拿到了经费,自然也希望能有成果。
    同时,有些人还有了信心。
    比如,汪百川的团队。
    他们最开始对于核聚变的研究也没有信心,但后来了解了最新型的点火技术以后,忽然觉得控制核聚变是有可能实现的。
    汪百川私下里就说道,“我们知道了点火,那肯定是一项非常非常恐怖的技术。”
    “在湮灭力场的技术领域,我们是世界第一。”
    “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很可怕的技术?或许都超出我们的想象。”
    “现在这个研究是王浩院士发起的,他们掌握什么保密性的关键基础也不可能说出来。”
    “就像是空舰飞行器,超级隐形技术……能想象吗?”
    “反正,我觉得有希望。”
    王浩的名字确实能够带给人信心,放在实际上,他也足以被称作是‘传奇人物’。
    很多人都觉得跟着王浩做研究是有前途的。
    这就是信心的来源。
    近一段时间里,核聚变论证项目也进入到‘收获期’,两三个月时间已经足以让一些论证和实验有点小成果了。
    所以汤建军和王烨都非常的忙碌。
    他们负责核聚变论证项目相关的工作,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,好多的成果和想法提交上来都需要去管理、审核。
    他们商议了一下,决定建立核聚变论证项目委员会。
    核聚变论证项目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团,负责一个个成果项目的评审记录以及其他工作。
    这样论证项目就能有条不紊的推进。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    王浩也忙碌起来,他去了f射线实验基地。
    目前,f射线实验基地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完善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支持建造的f射线发生设备。
    这个工作一直在进行。
    现在他们终于在新装置上安装了螺旋磁场以及其他辅助设备,下一步就是激发内部的小型核反应堆。
    为了保证装置不出现任何问题,就必须要非常谨慎的进行检测研究以及设备的调试。
    王浩到现场看了一下实验装置,和核物理研究所的团队沟通了一下。
    他随后提出了一个建议,“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,增加一些辐射相关的保护。”
    廖建国拍着胸脯说道,“王院士,这个你不用担心,我们已经有经验了。”他们已经制造过一台内置微型核反应堆的装置。
    王浩道,“我说的不是装置,而是实验材料。”
    “实验材料?”
    “对。”
    王浩点头道,“这台新设备激发出的f射线,强度暂时无法预估,但最低也会超过十倍率。”
    “当强度超过十倍率,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。”
    “但是我认为一定要特别辐射的防护……”
    廖建国听罢点点头,忽然期待的说道,“等点燃了核反应堆,稳定下来以后,我们就能进行实验,到时候,就能对f射线进行测定了。”
    “王院士,还是上次那个问题。”
    “直流场力强度和f射线强度究竟是什么关系?我回去仔细想了一下,依旧认为是正比关系,因为我们已经证明内置能量源强度和f射线强度是正比关系。”
    “巴拉巴拉~~~”
    廖建国连续说了一大堆,似乎想说服王浩支持自己的观点。
    王浩倒是没有想到廖建国这么在意上次的交谈,他只是说排除了一个‘错误答案’,对方似乎非常在意?
    他干脆点了点头,“好吧,如果你坚持。”
    他说完就和刘云利谈起了实验问题。
    廖建国顿时憋闷的难受,他刚才说了好半天,结果王浩明显是没有在意,回复的一句话,一点儿诚意都没有。
    两人看法不一样,难道就不能讨论一下吗?
    现在实验还没有进行,王浩怎么就如此肯定不是正比关系?
    王浩可不想谈一个确定错误的问题,他和刘云利说起了f射线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——
    辐射。
    “磁化材料本身的辐射很微弱,但如果f射线的强度过高,就可能制造出带有辐射的升阶元素。”
    “从理论上来说,强湮灭力场无法制造出高纯度的升级材料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因为升阶元素的特异现象。”
    “瞬时的强湮灭力场环境,会激发升阶元素产生特异磁场,而回归常态湮灭力场环境,就可能会产生大量辐射。”
    刘云利想了想,问道,“王院士,你说的辐射针对的是回归常态湮灭力场,那么,如果是在强湮灭力场环境下,会不会有辐射产生?”
    王浩道,“也有可能存在,只是现阶段,我们无法到场内进行测定。”
    “那么,如果是高纯度的升阶材料呢?”刘云利思考着问道,“比如,高纯度的一阶铁,湮灭科技公司能直接制造,制造好的材料处在强湮灭力场区域内,磁化反应数据会偏低吗……”
    “确实会低很多。”
    王浩点头道,“我们做过实验研究,最高能比常规低上几个t。”
    刘云利继续问道,“磁化反应数据偏低,材料内部会不会因为这种特异反应产生什么变化?”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    王浩皱了皱眉头,“你说的这个问题,湮灭科技公司应该有很多的研究数据。”
    他随时眼前一亮,赞叹道,“还有,刘教授,你真是个天才!”
    “啊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